高鉻鑄鐵件的加工工藝要領有哪些?
高鉻鑄鐵件的加工工藝要領:
(1)铸造性能稍差,其导热系数低,塑性变形差,回缩量大,且有很大的热裂和冷裂趋向,因而在锻造工艺上应将鑄鋼件和铸铁的优点融合在一块考量,务必完全留意铸件的补缩现象,其标准与鑄鋼件一致。因为铝合金中铬成分高,易在铁液表层结膜,因此看上去铁液流通性差,但事实上流通性还不错。
(2)外觀宜選用合適的材料,塗料應選用耐火性高的高鋁粉或鎂粉與乙醇混和拌制。此外,爲得到細晶粒結構和好的表層品質,在鑄件外型不太繁瑣的情形下,金屬型鑄造也被普遍選用。
(3)高铬铸铁件的回缩量与鑄鋼件相似,模样锻造上其线收缩率可按百分之一点八到百分之二完成测算。在砂型锻造上,其冒口尺寸可按碳素钢的标准完成测算,而浇铸体系则按灰铸铁测算,但需把各横截面提升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。
(4)因爲高鉻鑄鐵件的冒口難于切去,因而外觀時在冒口方式上宜選用側冒口或易割冒口。
(5)在主要零部件的鍛造工藝制定上,要留意不可以讓鑄件發生受阻回縮,以防導致破裂。此外,澆鑄後拆箱熱度過高也容易導致鑄件破裂,540攝氏度以內的緩冷是極爲重要的,應以鑄件在鑄型中完全降溫,隨後再拆箱清砂,或拆箱後先勿清砂而堆在一塊圍幹砂緩冷。拆箱周邊環境務必保證幹燥,不可潮濕存水,不然容易導致鑄件裂痕。
(6)高鉻鑄鐵件的澆鑄熱度最好低一些,可以優化樹枝晶和共晶結構,並且可防止因熱度過高而導致的回縮過大及表層粘砂等瑕疵。澆鑄熱度通常比其液相線高55℃前後,輕小件通常把控在1380—420攝氏度中間,壁厚100毫米之上的厚重件把控在1350—1400攝氏度中間。